昨天聽到友人跟我分享~她個人的矛盾和不捨,
她有個富裕的家庭,三個健康活潑的小孩,
老大一路成績優異,今年就會從台大電機畢業,
家族人希望這個優秀的兒子能夠繼續深造,準備二月的碩士班考試,
怎奈兒子近年來到台灣東部偏遠山區去帶領弱勢孩童,
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決定,回家跟母親說:他不再往上深造,
他要去推廣聖賢教育,讓台灣的下一代變得更好!
聽到這決定的母親,當然心疼自己的兒子,希望他不一定要在這時候開始,
或許兩年後碩士學位拿到後再開始,
那知兒子說:那為何要等到兩年後呢?為何不是現在就開始!
母親深知自己小孩的個性,也知道:”勸”是沒有辦法改變兒子的心志!
但母親知道,如果同意兒子的決定,
他們夫妻要面對家族人對兒子高期待落空後的人言指責,
尤其是來自兒子的祖父母的責難!母親說著說著就哭泣來起來!
她問我,如果我是她,我會如何決定?
我說~我們不是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健康快樂嗎?
我們不是都希望他為社會付出自己的一些心力,對社會國家有幫助嗎?
那小孩自己做了選擇了,那…為何我們不能放下心來支持他呢?
我說我不是說風涼話,
有許多時候,小孩的許多決定如果和我們做父母的期待不同時,
心中最最過不去的人通常就是父母啦!
像~我家女兒曾有機會穿小綠衣,但…我們選擇不走那條路,
當時家族裡就有很大的反彈聲音,最後就是看父母的態度啦!
如果父母一肩擔起,這事就慢慢會有不同的結局!
所以~~重點是:您們夫妻的態度!
當然來自於祖父母的責難,那就是您們夫妻要去想辦法,靠時間慢慢去化解!
她說:我不是當事人,所以我才說得這樣輕鬆,
我說:我可以了解您的心情,但~什麼叫富有呢?
是大家口中的家財萬貫呢?還是走到那都受人敬重?
她說:如果有一天兒子走上出家的路呢?那她…???
我説:有許多事是有因緣的,
如果有一天他真選擇貢獻給宗教,何嘗也是一個很大的力量嗎?
您學佛,所以菩薩才會給您這樣一個優秀的小孩不是嗎?
菩薩或許要成就您更大的智慧!
只是為人父母都會不捨,沒有世間的財富也未必活得不好啊!
我知道~您會問:是相信我!
您們需要的是”時間”,一定會有圓滿答案!
她說:小孩愈大,她的煩惱就變得更大,
我說:”開心”一點,小孩大就讓他自己決定,
因為現今的社會和我們以前不同,
我們的經驗和他們的生活不同,我們沒法幫他們決定他們的人生路!
順其自然,更何況如今國外都想學中華文化,搞不好出路更好呢?
我說:下回如果您心情仍不好,歡迎您在來電好了!
找個人說完,您就不會這樣難過了!
小孩要推廣聖賢教育,說不定您放假可以常去幫他的忙,大家更開心呢?
這就是”為人父母”的心情,
擔心小孩書讀不好,將來出路有問題;
聰明的小孩書讀得好,但他選擇的路可能不是父母的期待!
”難”~~真得家家有本難唸的經!
看來要學會”放手”,”把心打開”,
”大人有大人的生活,小孩有小孩的選擇”!才是王道